花季少女患多发性大动脉炎被漏诊险遭厄运,说的是,今年刚刚20岁的女孩李某。
2006年,上初中又生性好动的小李,不知为什么活动后就会出现明显的下肢无力,尤其是在上体育课时,跑也跑不动,还觉得特别累。家长得知后赶紧带小李到当地医院进行检查,但医院的检查并没有发现问题。
2007年,马上要升高中的小李和父母亲外出旅游,偶遇一位北京的知名医学专家。
这位专家观察到小李年纪小小的却没有活力。休息时,专家主动问了小李的情况,并为小李把了把脉,发现小李一侧上肢无脉,于是建议小李抓紧进一步检查。
父母亲这才感到事态严重,返程后直奔解放军309医院,经血管彩超检查发现,小李“左侧椎动脉闭塞,锁骨下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考虑为多发性大动脉炎,医生建议到北京协和医院进一步确诊。
在北京协和医院查CTA显示“腹主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腹腔干动脉受累,且腹主动脉狭窄已接近闭塞,双下肢缺血”,明确诊断为“多发性大动脉炎”。原来,小李多年下肢无力的原因是多发性大动脉炎导致腹主动脉狭窄引起下肢缺血所致。
2007年9月,小李在家人的陪同下,放弃了在北京协和医院的激素冲击治疗方案,转至石家庄长城医院血管血栓科,接受中西医结合平衡免疫疗法治疗。
经采用平衡免疫、消除血管内膜炎症、保护血管内膜的中西医结合平衡免疫疗法治疗后,小李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症状逐步改善。
随诊至今,小李病情稳定,休学一年后,顺利读完了高中,并如愿考上了自己喜爱的大学。
病案点评:
多发性大动脉炎又称无脉症,多发于青少年女性,是一种原发性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血管疾病。
由于受累动脉产生狭窄或闭塞,而导致病变部位器官组织发生缺血表现:
导致颈动脉狭窄时,患者会出现头晕、眼黑、不明原因的晕倒,甚至出现视力下降、失明等;
胸-腹主动脉狭窄后,可引起下肢缺血造成患者行走困难、劳累、下肢发凉、活动后下肢酸胀等症状;
肾动脉狭窄则造成肾性高血压、肾萎缩等,患者一旦出现肾脏萎缩,则不可能逆转。
多发性大动脉炎早期确诊较难,以致大多数大动脉炎患者在早期被误诊或漏诊。多发性大动脉炎一般临床治疗主要依靠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效果并不理想。
石家庄长城医院血管血栓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以调节免疫保护血管内膜消除血管内膜增生为原则,在临床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