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女,17岁,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
2005年, 间断出现头晕,活动时明显,休息后减轻,同时伴有咳嗽、咳痰,本地医院拍胸片诊为肺结核,给予抗结核治疗1年,但患者仍经常出现头晕症状,多处诊治效果均不佳。
2006年1月间,患者走路时突然出现言语不利、口角歪斜,左侧肢体无力,当地诊断为“面神经麻痹”并给予针灸治疗,但于第二日患者左侧肢体无法活动,且饮水呛咳,急就诊于哈医大二院,经血管超声及头颅CT检查确诊为“多发性大动脉炎,脑梗塞”,予以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改善脑血供等药物治疗15天,患者病情无明显恢复,当地医生认为已没有希望,建议患者出院。
2006年1月16日,患者慕名就诊于石家庄长城医院,血管科雷小明教授亲自为患者进行了详细检查。
查体发现:
患者双上肢血压不能测及,双下肢血压90/60 mmHg;
口角向右歪斜,伸舌偏左;
左侧颈动脉搏动明显减弱,右侧颈动脉搏动未触及;
左侧颈动脉可闻及III级收缩期血管杂音,肺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II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左侧肢体肌力0级;
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发现:
双侧椎、锁骨下、右颈动脉均已闭塞,左侧颈动脉严重狭窄,仅靠少量侧支循环为头部供血,腹主动脉血管彩超发现内膜增厚,流速增高;
化验室检查:
C-反应蛋白55mg/L;
血沉47mm/h。
临床治疗:
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所见,雷小明教授亲自为患者制定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治疗7天后,患者左侧肢体已经可以抬起,肌力可达III级,无明显头晕。鼓励患者可于床边活动,并按雷教授专门为患者制定的功能锻炼方法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患者化验室检查结果,C-反应蛋白7.6mg/L,血沉23mm/h,提示明显好转。
治疗30天后,患者言语稍不利,不再饮水呛咳,可下地缓慢行走,无明显头晕,右上肢可触及微弱动脉搏动,左侧颈动脉听诊可闻及II级收缩期血管杂音。复查血沉为13 mm/h, C-反应蛋白3.1mg/L。复查血管彩超显示:右侧颈、及双侧椎、锁骨下动脉均可见星点状血流信号,左侧颈动脉血流较入院时明显增多。患者高兴的说:我终于又可以走路了。
治疗54天后,患者行走时无明显头晕,左侧肢体肌力IV级以上,左侧颈动脉听诊可闻及I级血管杂音,心脏听诊未闻及明显杂音。
复查血沉、C-反应蛋白均在正常范围之内。
复查血管彩超:双侧椎动脉血流基本正常,右侧颈、锁骨下动脉可见细线状血流信号,左侧锁骨下动脉可探及窄带状血流信号。
患者病情较入院时明显减轻。患者好转出院后,继续遵医嘱服用特色中药大动脉炎Ⅱ号等药物巩固治疗。
2008年12月,返院复诊的患者,言语清楚、左侧肢体活动基本正常,化验室检查均在正常范围之内,血管彩超检查:双侧椎动脉血流正常,右侧颈、双侧锁骨下动脉可见带状血流信号。
患者兴奋地告诉医生:治疗效果非常好,已经上班一年多,这次来石家庄长城医院复诊的所有费用都是靠自己双手挣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