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6岁.
近1年来,无诱因出现间断性头晕,精神差,家长并未在意。
1个月前,患儿在清晨起床时突然再次出现头晕,继而意识丧失,呼之不应。急送至当地市医院,检查发现患儿血压高达220/160mmHg,医生考虑恶性高血压、高血压脑病,即给予降压对症处理,患儿意识恢复后,
为进一步明确病因,转诊至北京儿童医院。经血管彩超和相关免疫学检查后,北京儿童医院确诊为“多发性大动脉炎,继发高血压,高血压脑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并给予了大剂量激素及降压药物(螺内脂20mg 2/日,开搏通18.75mg 3/日,倍他乐克18.75 mg 3/日)等治疗,但血压始终控制不稳定。
患儿直接由北京儿童医院转诊入住石家庄长城医院血管科。
入院检查:
双上肢血压160/90mmHg,、双下肢血压160/110mmHg。
心电图提示:
左室高电压,电轴左偏。
心脏彩超示:
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增厚。
检查血管彩超发现:
双颈椎锁骨下动脉多发弥漫狭窄;
腹主动脉狭窄;
肾动脉狭窄。
临床治疗:
雷小明教授认为:患儿这么小的年龄血压却如此之高,又如此顽固,与血管炎症病变致血管狭窄继而形成继发性高血压密切相关,并且目前已经因为高血压造成了心脏和大脑病变。单纯的控制血压,只会掩盖病情的发展,并不能从根本解决血管本身问题,也就不可能有效地控制血压,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在雷小明教授的带领和指导下,血管科大动脉炎课题攻关小组为患儿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
在积极稳定血压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平衡免疫疗法,控制大动脉炎炎症的发展,改善血管内膜增生,从而从源头上根本解决血压升高的问题。
经过4周的冲击治疗,患儿没有再次出现头晕及意识丧失,血压稳定在90~120/60~80mmHg之间,血沉、CRP相关指标稳定,复查心脏及血管情况均见好转。
继续巩固治疗4周后,雷教授亲自为患儿调整口服用药,嘱患儿出院后巩固治疗。
患儿出院后继续规律用药,并定期电话函诊调整口服药物,期间血压未再发现高于120/85mmHg,无头晕等不适症状,药物逐渐减为:大动脉炎中药方剂75ml 2/日,强的松5mg 1/早,倍他乐克12.5mg 2/日,贝尼地平2mg 1/早,科素亚12.5mg 1/晚。
半年后来院复查,心电图高电压及电轴左偏已经消失,心脏彩超未见异常,血管彩超提示血管内情况控制良好。
患者家属特赠锦旗一面表示感激,上书:
大动脉炎血压奇高不下,综合治疗给孙二次生命!
病例讨论:
1、多发性大动脉炎属于临床难治病,6岁男童发病比较少见,此例患儿从临床症状,发病特点,免疫指标检查及血管表现皆符合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诊断。
2、此例大动脉炎重点累积腹主动脉及肾动脉,继而出现高血压,高血压脑病,高心病。
如果病情发展,必然会出现心脏结构进一步恶化,心脏瓣膜损伤,心衰以及肾脏萎缩等情况发生。一旦发生,必将很难恢复。
3、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平衡免疫疗法综合治疗大动脉炎,经临床大量病例证实安全有效,且对大动脉炎的长期控制及整体血管改善方面存在明显的优势。
4、此患儿治疗半年后复查:
①、心脏结构正常化,心电图高电压消失。
②、肾脏大小,供血无异常。
③、血压持续平稳,降压药逐渐递减。
④、激素服用量逐渐递减,病情无反复。
5、该病例证实了中西医结合平衡免疫疗法治疗大动脉炎的有效性和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