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血管炎根据其发病部位、血管病理特点等有不同的分类。类风湿性血管炎的组织病理学变化为全层性血管炎,有炎症细胞浸润,以外膜和中层严重。在急性期血管壁上有抗体和免疫复合物沉积。其表现形式有4种:①闭塞性动脉内膜炎:以内膜增厚、管腔狭窄和血栓形成为特点,多见于指(趾)血管和肠系膜血管;②亚急性小动静脉炎:常见于心肌、骨骼肌和神经鞘内小动脉,并引起相应的症状,也可致指(趾)坏疽,如发生于内脏器官则可致死;③严重而广泛的大血管坏死性动脉炎:类似于结节性动脉炎,表现为雷诺现象、肺动脉高压和内脏缺血;④毛细血管炎和静脉炎:两者对类风湿结节和滑膜炎的发生很重要。
类风湿性血管炎依血管炎发生部位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全身性动脉炎型:除了风湿病症状外尚同时存有肺炎、心内膜炎、心肌炎等血管炎损害。主要是内脏改变,所以预后不良。②末梢动脉型:以四肢和皮肤血管炎为主。临床表现为多发性神经炎、皮肤溃疡、指(趾)坏疽、皮肤出血等症状。预后较好。③肺炎型:也称全身感染型。以肺纤维化为主要临床表现,其预后险恶。
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正气亏虚,感受风寒湿热之邪,痹阻于筋、脉、骨,气血运行不畅,发为痹症。①风寒湿痹:外感风寒湿邪,侵袭人体,导致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发为痹症。②风湿热痹:素体肥胖湿盛,复感风热之邪;或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蕴热,复感风寒湿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湿热内生;或外感湿热之邪;或湿邪日久化热,湿热留着于肢体、经络、关节,而成痹症。③痰瘀阻络:风寒湿热之邪留着关节、经络日久,寒邪凝滞,湿邪阻痹,经络气血运行不利而变生瘀血、痰浊,深入筋骨,停留关节骨节,锢结根深,难以逐除,痰瘀胶结,痹阻加重,疼痛剧烈,关节僵硬变形。④精血亏虚:病程日久,耗气损精,精血不足,肝肾亏损;或因情志不遂,忧思而伤心脾,气血生化不足,复感外邪而成。本病急性期多为湿热痹阻脉络,症见热痹血瘀之症;慢性期则多为血瘀、肝肾亏虚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