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以非化脓性多关节炎为主的系统性结缔组织性疾病。
若以关节外表现为主要临床症状时,如胸膜炎、心肌炎、肺炎、神经炎和血管炎等,就称为恶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或“类风湿病”。
血管炎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基础病理之一,其各种血管损害,大多数没有症状。但若发生多种血管炎症性闭塞时,症状明显,甚至致死,总称为类风湿性血管炎。
类风湿性血管炎的病因尚不清楚,从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来看,目前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与以下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本病有遗传倾向,家谱调查结果表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家族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率比健康人群高2~10倍;DR4阳性者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相对危险性是阴性者的5~7倍,且与DR4相关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病情往往比较重,类风湿因子的滴度也比较高,非甾体抗炎药很少能控制病情。而轻型病例与HLA几乎无相关性。
感染因素——微生物感染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启动因素曾长期受到怀疑,近年来有许多病原微生物再次受到重视,并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对某些微生物有高免疫反应现象,提示感染可能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有关。这些微生物包括支原体、梭状芽孢菌属、结核杆菌、变形杆菌、分支杆菌、EB病毒、反转录病毒及细小病毒等。其中已发现约80%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可检出高滴度的抗EB病毒抗体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含有高滴度的IgG型抗奇异变形杆菌的抗体。但目前仍缺乏有力的流行病学证据来支持感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
其他因素——类风湿性关节炎男女患病之比为1︰3,在40~59岁年龄组中男女的差异性更大。口服避孕药及妊娠期间(尤其头3个月)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缓解,产后多数病情加重,都说明性激素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可能有一定的作用,即雌激素可能促进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而孕激素则可能减缓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此外,营养不良、代谢障碍、应激反应、某些事物及物理等因素可能为本病的诱发因素。
类风湿性血管炎的发病机制
有多种学说,目前认为主要由免疫复合物引起,往往是IgG或IgM参与。
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发现在患者血管壁和损害组织间隙中有IgG,IgM和活化的补体成分,而在表皮与真皮连接处没有发现,这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所不同。
患者血清中免疫复合物升高,主要为8-22S的复合物,但也有11-16S中间型IgG-IgG免疫复合物及低分子量(7S)IgM免疫复合物。
另外由于IgG-IgG自身相关类风湿因子与IgM类风湿因子起反应,从而导致补体活化,并诱发趋化活性和其他体液及细胞放大系统的活动,最终使局部小血管炎加重。患者也可有低补体血症,常为补体前段成分C1、C4、C2减低。当循环免疫复合物大量出现,可使网状内皮系统、载有活化补体的受体和免疫球蛋白FC断片的受体的特殊细胞清除免疫复合物的功能障碍。
皮肤血管炎患者可有选择性补体介导的单核细胞吞噬功能缺陷。多数患者中出现HLA-DR4组织相容性抗原说明也与遗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