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刘某,男,60岁。
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发麻、怕凉,走路乏力明显,因无其他不适故未予重视。随后2年里,上述症状逐渐加重,逐渐出现活动后右小腿憋胀疼痛,间歇性跛行距离最多500米,夜间经常因小腿发凉“抽经”影响睡眠。
2012年5月16日,患者劳累后右下肢发麻、怕凉等症状明显加重,跛行距离只能达到30米。这才在家人陪同下就诊河北石家庄长城医院血管科。
详细查体:患者双下肢皮肤颜色苍白,腿部汗毛稀少,双小腿肌肉萎缩,右足趾甲床充盈度差,右足踝区以下皮肤温度低,右侧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明显减弱,足背动脉搏动不能触及。
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明确诊断为: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入院后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确立上述诊断,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活血通脉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
共住院30天,患者耐受力明显增加,下肢发麻、怕凉等症状明显好转,行走距离增加到了800米。
患者出院继续巩固治疗至今。
间歇性跛行就是病人在并走路的时候没有明显的不适,但一走路患病下肢就会出席酸胀不适感,以至于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休息一段时间后这种不适感小时,又可以走路,在临床上我们把这种症状称之为间歇性跛行。间歇性跛行的严重程度我们通常用跛行距离和缓解时间来判断轻重。
下肢间歇性跛行是由于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造成肢体缺血导致的。运动后,下肢的肌肉组织的代谢和耗氧量增加,当动脉有病,因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缺氧反应,代谢产物在肌肉蓄积,最常见的部位为消退肌肉,会产生痉挛性疼痛或是剧痛,以致不能行走,休息一会后,疼痛才能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