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动脉粥样化的重要肢体表现
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临床治疗中的各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问题也在不断的出现。
二、动脉硬化闭塞症后,可引起多方面的病理生理变化,我们先了解一下:
1、肢体缺血
肢体缺血可分为功能性和临界性缺血。
①功能性缺血
是在休息状态下能保证肢体血流供应,但随着肢体运动,血流不能增加。
临床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其主要表现特点有三:
A.在做功的肌肉群表现疼痛;
B.一定的运动量可以使疼痛重复出现;
C.运动停止后可使疼痛迅速解除。
②慢性临界性肢体缺血
慢性临界性肢体缺血的诊断标准须具备以下几点:
A.反复发作的静息痛超过2周,需定期服用止痛剂伴踝部动脉收缩压≤6.67KPa(50mmHg),趾端收缩压≤4.0KPa(30mmHg);
B.足或足趾溃疡及坏疽,伴踝部动脉压≤6.67KPa(50mmHg),或趾端收缩压≤4.0KPa(30mmHg)。
与跛行疼痛的方式不同,缺血性静息痛不表现在肌肉群,而是在足部特别是足趾和跖骨头。
C.临界肢体缺血的病理生理机制:
当动脉干发生狭窄或闭塞时,远端可造成局部低血压,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导致小动脉扩张,通过微血管扩张代偿维持营养。
血流病变进一步发展,由于跨壁压力低造成毛细血管小动脉萎陷,小动脉痉挛,微血栓形成,组织间水肿可引起毛细血管萎陷,内皮细胞肿胀,血小板积聚,白细胞黏附及局部免疫系统激活,这些因素最终导致了肢体末梢微循环灌注障碍。
2、动脉血流变化
动脉硬化斑块好发于下肢动脉的后壁,以及主动脉的起始处或分叉的部位,股浅动脉常常广泛受累。
随着斑块聚集,血栓可沉积于病变部位以及邻近的动脉壁,最终可导致血流受阻,动脉完全阻塞。
肢体血流量与动脉压呈正比,与外周阻力呈反比,主要动脉发生闭塞后,导致梗阻远端灌注压降低,总的外周阻力增加,肢体血流量减少。
3、侧枝循环
侧枝循环是存在于主干血管旁血管,平时并不开放,当主干血管狭窄或闭塞时,由于血管两端的压力差使侧支血管逐渐扩张。
当运动时,组织低氧酸中毒,使周围阻力进一步降低,压力差增大。
侧枝循环通常对慢性单一血管段闭塞可以提供适当的血流,能够满足肢体静止时的需要以及额外的血流,维持中等量的运动及突发的动脉闭塞如栓塞等。
侧枝循环没有充足的时间代偿,可导致肢体组织坏死,
另一方面如果侧枝循环的发展和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进展保持一致,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能没有变化或者有短暂肢体严重缺血,随着侧枝循环的发展而逐渐缓解。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生于不同部位时可有以下几个侧枝循环网:
①腹主动脉末端闭塞时:
可以从肋间动脉、腰动脉与髂腰、臀、旋髂深及腹壁动脉之间吻合。
另一条侧枝是肠系膜上动脉的左结肠分支及肠系膜周围小动脉,最后经直肠血管进入腹壁下动脉。
②髂外动脉股总动脉闭塞时:
腹壁下动脉的臀支与股深动脉的旋股动脉分支之间的吻合,该侧枝循环旁路被称之为“十字吻合”。
③股浅动脉闭塞时:
股深动脉的穿通支和腘动脉的膝关节支之间的侧枝循环开放代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