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臂干型大动脉炎的特点
1、多发性大动脉炎有半数病人出现头臂干动脉损伤,病变累及头臂血管,即双侧锁骨下动脉、双颈总动脉、无名动脉、和椎动脉的狭窄或闭塞。
2、病变多位于动脉起始部,严重时累及长段或全程。可一根或同时多根动脉受累,若行眼底检查多能发现如视网膜脉络膜炎、玻璃体出血等特征性眼底病变。
3、对于重症头臂干型大动脉炎,患者可随时出现大面积脑梗塞、失明等严重并发症,
二、治疗
头臂干型大动脉炎患者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在治疗中是至关重要的。
1、首先,头臂干型大动脉炎患者应坚持服药治疗,不可随意减药或停药,住院积极进行冲击治疗,建立丰富而粗大的侧枝循环,改善大脑血供,待侧枝循环建立良好时,再减少治疗的次数。
有些患者对此并不在意,忽视医生的警告,往往等到出现晕厥、视物模糊等症状时才来就诊,此时动脉炎症已发展,即使全方位治疗,仍可能无法避免发生大面积脑梗塞。
2、对于重症大动脉炎的患者,在颈部及脑部侧枝动脉尚未充分建立时,要坚持每隔3~6个月进行冲击治疗,待侧枝循环丰富而有力时,才延长治疗的时间,如果能坚持下来,患者均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三、病例
患者张某,女,22岁,河北省沧州吴桥县人。
200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5℃,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诊为“结核”,并入院治疗1个月,体温始终波动于37℃~38℃之间,出院后经服用中药体温降至正常,但患者食欲明显下降。
1个月后,患者出现间断头晕,并摔倒2次,当时意识不清,四肢抖动,持续约5~10秒后恢复正常。头晕症状活动时明显,伴视物不清、眼胀痛,休息后以上症状缓解或消失。第二次就诊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查血沉113mm/h,双颈动脉彩超示:双侧颈部动脉内膜增厚。确诊为“多发性大动脉炎”,予以强的松、氯吡格雷、倍他乐克等药物治疗,血沉降至正常,头晕症状无明显缓解。
2007年7月,该位患者经我院治疗60天后,一般活动后已无明显头晕、眼黑、意识不清及四肢抖动等症状,好转出院口服醋酸泼尼松、拜阿斯匹林、酒石酸美托洛尔等药物维持治疗,病情一直平稳无反复。
于6个月前,患者晨起时发现左侧肢体麻木,左上肢功能受限,当地门诊给予脉通等药物输液治疗后,左侧肢体麻木,左上肢功能受限症状稍好转。
2009年9月,患者再次就诊于我院,查头颅CT示右侧顶、颞叶脑梗塞,以“多发性大动脉继发脑梗塞”收入院治疗,给予改善脑血供、调免、保护血管内膜及中药活血化瘀、通络利脑等治疗49天,言语流利,可正常下地行走,左手灵活度较右侧偏差,好转出院,院外进行功能锻炼及口服中药等药物维持治疗。
2010年4月20日,第三次来院治疗,病情好转,平路行走无头晕及双下肢无力,疾步行走时双下肢乏力,劳累后头顶部有沉重感。
患者经过3次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就放松了治疗,1年内也未进行血管复查。
2011年3月,患者出现视物模糊,畏光,活动后晕厥,仍未在意,以致突然发生大面积脑梗塞,家人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