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氏病继发静脉血栓病例2例
文章来源:石家庄长城医院
白塞氏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其基本病理改变是
血管炎症,因其多侵犯细小血管,发病部位多为皮肤、口腔、生殖器 、眼、关节等。白塞氏病的临床表现以眼睛虹膜睫状体炎、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三联征为特点。当
血管炎症病变侵犯大血管时,病情较重,称为“白塞氏病
血管炎”,又称“血管型白塞氏病”或“血管型白塞氏综合症”。白塞氏病血管炎主要为动、静脉闭塞和动脉瘤,或三者并存。可侵犯心、脑、腹腔和四肢血管 ,以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最多见,具有复发性。下肢深静脉、上下腔静脉、甚至肝静脉均可发生急性血栓。动脉栓塞症可发生于主动脉下端和四肢动脉,还有椎动脉阻塞的报告。动脉瘤以主动脉和四肢动脉多发 ,内脏动脉也有发生。
目前,很多医院对于
深静脉血栓的诊断较为粗糙,对患者病情不能给予充分分析,也有不少临床医生对于一些引发血管病的原发病认识不足,以致诊断不明确,临床治疗欠缺,延长了患者治疗时间。
下面是白塞氏病继发静脉血栓的2例病例 介绍给大家
病例一、黑龙江白塞氏病继发右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病程记录 黑龙江省富锦市患者朱女士,45岁.
6年前,开始出现反复口腔溃疡,并伴有双小腿结节性红斑,结节性红斑处有烧灼样疼痛,但可耐受,曾就诊于当地医院未能给出明确诊断,经过对症治疗后无明显效果,患者未再进行诊治。
5个月前,病情有所加重,患者就诊于北京301医院,经检查确诊为“白塞氏病”,给予药物治疗3个月后仍无明显效果。
2个月前,患者的右下肢出现肿胀和疼痛,在哈医大二院查下肢静脉彩超诊断为“右
下肢深静脉血栓”,住院治疗5天后右下肢肿胀、疼痛症状缓解,但活动后右下肢仍有肿胀。
2010年7月15日,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专程从黑龙江来到石家庄长城医院血管血栓科。
专科检查:双小腿可见散在的直径约为1cm大小的红斑,红斑下可触及结节,有触痛,无破溃,右小腿胫前有轻微指凹性水肿,双下肢霍曼征、尼霍夫征均阴性。
双下肢周径:膝上20cm处左侧46cm、右侧46cm,膝下15cm处左侧33cm、右侧34.5cm;
下肢静脉彩超检查显示:右侧腘静脉血栓形成。
心电图显示:预激综合征。
根据中医辩证分析为:脉道受损,再有久卧病床,血流运行不畅,血瘀于脉中,而成脉痹。
临床诊断:1、白塞氏病血管炎继发右
下肢深静脉血栓;2、预激综合征。
诊疗计划:1、深静脉血栓护理常规,Ⅱ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自动体位。 2、予以抗凝、溶栓、抗炎、改善微循环等治疗。 3、查抗心磷脂抗体、自身免疫抗体以了解患者白塞氏病及血管炎症情况。
2010年7月16日11时:杨步军主治医师查房,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分析目前诊断明确,治疗上加用纤溶酶200u入液静点,1/日,以加大溶栓力度,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5000IU皮下注射1/隔晚,以抗凝防止血栓加重。注意观察患者治疗情况,及时调整中药组方配伍。
2010年7月17日10时:患者饮食睡眠良好,二便正常,诉一般活动右下肢无明显肿胀、疼痛。查体右小腿胫前无明显指凹性水肿,结节处仍稍有触痛,化验检查结果部分回报,血常规WBC10.1×
109/L,中性粒细胞81%,余化验检查结果均正常。左爱欣副主任医师查房看过病人,同意杨步军主治医师查房分析及处理,指示:①患者双下肢结节性红斑处有触痛,可予以双氯芬酸二乙胺软膏外用于以抗炎止痛;②患者血常规稍异常,但患者无明确感染症状,不排除与白塞氏病有关,注意复查血常规,以观察其变化,现患者抗心磷脂抗体及身免疫抗体均未回报,暂不调整其它治疗,遵嘱执行。
2010年7月20日11时:患者饮食、睡眠良好,二便正常,活动后右下肢无肿胀疼痛,右小腿胫前已无水肿,结节处无明显触痛,查体:皮肤粘膜无出血,红斑颜色较前变浅,结节较入院时变小,双下肢无指凹性水肿,自身免疫抗体及抗心磷脂抗体结果回报,均在正常范围之内,郝占峰主治医师查房看过病人,指示:加用醋酸泼尼松10mg1/早,以抗炎,加服维D钙咀嚼片2片1/中午,以补钙预防骨质疏松。遵嘱执行。
2010年-月22日11时:患者无不适主诉,饮食睡眠良好,二便正常,查体同前,雷小明主任医师查房指示,可给予中药以活血化瘀、清泻肝火,方剂如下(略),遵嘱执行。
2010年7月25日11时:患者饮食睡眠良好,二便正常,诉一般活动右下肢无明显肿胀疼痛,未出现新鲜结节性红斑。查体:皮肤粘膜无出血,右小腿胫前无明显指凹性水肿,结节处无触痛,低分子肝素钠已应用5次,为防止其诱发出血,明日停用。今日复查血常规、血凝全项、便常规+潜血,以指导下一步治疗。
2010年7月28日11时:患者昨日上午输液时出现头胀痛伴恶心,无呕吐,无心悸气短,无咳嗽及咽痛、鼻塞流涕等症状,查体:患者神语利清,皮肤粘膜未见出血,双瞳孔对光反射灵敏,眼球活动自如,咽后壁无充血,扁桃体不大,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考虑患者出现恶心、头胀痛等症状与夏天应用空调着凉有关。给予甲氧氯普胺注射液10mg静脉注射对症处理后,以上症状逐渐缓解,昨日下午症状消失,今日上午患者诉稍有头胀及恶心,查体同前,给予甲氧氯普胺片10mg口服2/日,以缓解头胀及恶心症状。化验结果回报,血常规WBC11.1×
109/L,血凝全项FIB1.7g/L,余结果均正常。左爱欣副主任医师查房分析,患者入院时及此次复查血常规WBC均偏高,但全身无明显感染迹象,不排除患者曾服用过的药物中含有激素成份,现可暂不处理注意监测,FIB稍偏低,暂不处理,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010年8月12日:患者活动后双下肢无明显肿胀、疼痛消失。查体:P76次/分,BP110/70mmHg,皮肢粘膜无出血,双下肢无指凹性水肿。霍曼征、尼霍夫征均阴性。下肢静脉彩超检查显示明显好转。患者出院继续巩固治疗。要求:1、避免剧烈运动及久立;2、按时服药;3、继续着弹力绷带及医用减压袜2 年,6个月后返院复诊;4、不适请随诊。
病例二、河北省固安县患者白塞氏病血管炎继发右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 河北省固安县人患者喻某,男,27岁,汉族,已婚,农民。
2011年2月9日9:30时,主因“右下肢肿胀、疼痛1个半月”,以“右
下肢深静脉血栓”收入石家庄长城医院血管血栓科病区住院治疗。
病程病史:患者3年前开始经常出现口腔溃疡,溃疡面较大且反复发作。近2年来,双下肢小腿皮肤反复出现结节性红斑,有触痛,结节性红斑3~4天后可自行消退,并留有褐色色素沉着。1个半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皮肤散在红斑,有触痛,局部皮温升高。继之,出现右下肢粗肿、疼痛,不能行走。患者无咳嗽、咳痰、咳血;无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患者于第二天到涿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经下肢静脉血管彩超检查发现:右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随即住院治疗,10天后,右下肢肿胀、疼痛症状减轻出院。但出院后,右下肢活动后仍感肿胀不适,为求进一步治疗,慕名来我院住院治疗。
入院查体:
右下肢粗肿,右踝部内侧饱满,颜色发红,双下肢小腿皮肤可见散在的花生米大小的浅褐色色素沉着,无触痛。
右足背近踝部有一2.5×3cm大小的红斑,略高出于皮肤,皮肤温度稍高,无触痛,双下肢无指凹性水肿,双下肢无色素沉着及皮肤溃疡。霍曼征阴性、尼霍夫征为阴性。
双下肢周径测量:膝上20cm处左下肢40cm、右下肢40.5cm;膝下15cm处左下肢31cm、右下肢33.5cm。
血管彩超检查:右侧股浅中下段及腘静脉血栓形成。
临床诊断:血管血栓病治疗专家雷小明教授,根据患者的既往病史、现病史,结合入院查体及辅助检查等,综合分析考虑:右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因白塞氏病血管炎所致。
临床治疗:根据雷小明教授的诊断辨证论治,为患者制定了系统、规范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经过抗炎、抗免疫、中西医结合慢性溶栓疗法的综合治疗,患者治疗1周后,症状明显改善,活动后下肢轻微不适;2周后,右下肢肿胀消失;
治疗4周,复查下肢血管彩超显示,右下肢深静脉再通良好。患者继续治疗5周后,出院巩固治疗。
- 请专家帮忙--
- --请输入正确的信息,便于及时指导患者治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