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疾病>>症状

肾动脉狭窄常见病因及病理特点

文章来源:血管科  点击次数:

    肾动脉狭窄,是指肾动脉的原发或继发性狭窄,也是临床继发性高血压常见的病因之一。
    在高血压患者中,肾血管性高血压约占1%—5%。
    肾动脉狭窄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多为顽固性高血压,可引起心脏等重要器官并发症,并可导致终末期肾病,作为一种持续进展的疾病,早期明确诊断对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肾动脉狭窄常见的病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大动脉炎;
        肾动脉粥样硬化;
        纤维肌性发育不良;
    其中大动脉炎是我国肾动脉狭窄的首位病因。
大动脉炎肾动脉狭窄 
    1、大动脉炎
    多见于20~40岁女性,30以前发病者约占90 %,男女比例约为1:(4~9)。
    大动脉炎发病多较缓慢,因受累血管部位、程度及范围不同,症状轻重不一,累及肾动脉者约占60-70%。
    多发性大动脉引发的肾动脉狭窄,多位于肾动脉起始段,肾动脉型大动脉炎可致肾血管性高血压,表现为四肢血压都显著增高,且为顽固性高血压,舒张压较收缩压增高更为明显,脉压差小。
    患者有自觉视力障碍、头痛、眩晕、心悸气短等症状,严重者发生高血压心脏病,左心衰竭、脑出血、肾功能衰竭等。
    目前,该病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多采用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大动脉炎诊断标准,监测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有助于判断疾病的活动度,但临床需要注意的是肾动脉狭窄型大动脉炎免疫指标异常的阳性率并不高。
    2、动脉粥样硬化
   常见于50岁以上人群,多存在多种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病变多位于肾动脉起始段或近端的1/3处,多为偏心性狭窄,辅助检查可见粥样斑块。
    腹主动脉常同时存在动脉硬化表现,如动脉迂曲、扩张及狭窄等。一般临床统计,动脉硬化顺序多为:脑(颈)动脉、冠状动脉、下肢动脉、肾动脉。
    所以,因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肾动脉狭窄患者多存在脑梗塞、冠心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等心脑血管疾病。
    3、纤维肌性发育不良
    年轻女性多见,男女比例可达1:4,发病年龄多在15~50岁。
    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是一种累及动脉的非动脉粥样硬化性和非炎症性血管疾病,其病理特点为血管壁增生性纤维结构不良、局限性狭窄,导致病变血管供应器官缺血。
    最常累及肾动脉,以单侧肾动脉狭窄为主,右侧常见。
    典型影像学表现为肾动脉或肾内动脉中远段呈串珠样改变。起病隐匿,可多年无症状,因其他原因就诊时偶被诊断,绝大多数患者初始表现为血压持续升高,且对降压药反应不佳,症状缺乏特异性。

备案号:冀ICP备10001073号-12
咨询热线:0311-85962996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东开发区黄河大道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