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下肢疼痛是怎样的疼痛症状?这里帮您了解间歇性疼痛和持续性疼痛。
一、早期
患者的小腿后方、臀部等下肢部位,可能在天气变凉,或者走路过多时,出现发凉、酸胀、麻木、乏力等症状,此种情况可能是血管狭窄超过50%所导致。
二、间歇性疼痛
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的下肢可能开始出现间歇性疼痛,具体有以下三种情况:
1、体位性疼痛
如果抬高下肢,患者的足部可能出现疼痛,而下垂肢体时,疼痛的程度会有所缓解。
2、温差性疼痛
如果肢体受凉,可能会加重下肢疼痛的程度,而在保暖后,下肢的疼痛会有所缓解。
3、间歇性跛行
患者的小腿后方可能在行走500米左右时出现疼痛,在休息5分钟后,患者又会行走500米左右,并再次出现小腿疼痛。
此种情况一般提示下肢血管狭窄的程度非常严重,因为仅仅是简单的体位变动,都会诱发下肢疼痛。
三、静息痛(持续性疼痛)
随着病情的继续进展,患者的下肢可能出现持续性疼痛,即静息痛,也就是说,即使患者不活动、没有受凉、下垂下肢,患侧肢体仍然会有疼痛。
四、肢体溃疡、坏疽
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患者的下肢血管可能有严重狭窄,甚至完全闭塞,且仅有少量的侧支循环维持肢体远端的供血,如果此时发生轻微的外伤,如剪趾甲时剪破皮肤、洗脚时热水烫破皮肤、脚部有轻微裂伤,都可能导致肢体发生溃疡、坏疽。
坏疽可能发生在脚趾,也可能发生在手指,可能导致足背、脚踝、小腿、膝关节等部位出现坏死。
如果发现下肢局部的温度明显降低、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的搏动出现异常、下肢局部有压痛等体征,应该警惕下肢血液供应不足的情况。
如果能够早期发现、早期防治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便能减少不必要的截肢,甚至挽救患者的生命。